思想懒惰的表现:把所有责任推给张子宇

2025-07-24 11:17 球迷吧

假如现在场上有三个球员第一次出战女篮亚洲杯,她们的数据分别是:

A球员,场均21分钟拿下17.2分9.3篮板1助攻0.5盖帽,投篮命中率55.3%,罚球命中率63.3%,正负值18.5;

B球员,场均14分钟拿下15.6分5.6篮板1助攻0.4盖帽,投篮命中率67.4%,罚球命中率76.2%,正负值11.4;

C球员,场均17分钟拿下11.8分6篮板1.6助攻2.6盖帽,投篮命中率52%,罚球命中率63.6%,正负值4.8。

看数据,你会觉得谁更强?

多数人答案应该是A>B>C,而这三名球员分别是18岁李月汝、18岁张子宇、20岁韩旭在亚洲杯首秀里的表现。

张子宇已经是本届亚洲杯总得分第三、场均得分第二、命中率第一的选手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张子宇绝对谈不上差,但因为中国女篮在家门口遗憾败北老牌强队日本,因此天赋过于拔尖的张子宇也在经历两个前辈同时期未曾有过的赞美后也不得不面对同级别质疑,她一度成为了球迷媒体眼里那中国篮球“腐朽陈旧”理念和“空有身高”防守漏洞的具象化代表:

傻大个只有副作用!小球才是现代篮球的代表!篮球的魅力是飘逸!

一年前同样在深圳的U18亚洲杯,张子宇全场22中20,爆砍44分15篮板率队大胜日本,当时田中心20分7助攻;两人最终共同入选了U18亚洲杯最佳阵容

其实关于张子宇亚洲杯赛场的长短板其实已经被讨论烂了:在进攻端她确实能在内线天下无敌,哪怕面对强敌日本时她在篮下也有一打二甚至一打三的高光画面,在场上她扮演第二个篮筐的成功率极高,得分效率也非常惊人。

这种天赋碾压的回合亚洲杯比比皆是

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张子宇在本届亚洲杯的活跃区域被严格限制在了篮下两步的距离,很多时候除了场上那个把球吊给张子宇的人在不断改变以外,中国女篮自始至终也并没有围绕她开发出其他持续有效的进攻手段。

虽然有这种利用张子宇的身体作为掩护墙投篮的配合,但纵观整个亚洲杯这种进攻开发都不太够

当然还有诸如黄油手、篮下进攻动作前摇过长、进攻选择犹豫等等基础问题。

黄油手

一个打进打出居然花了整整6秒

但相比于进攻端的所谓“拖累球队”,防守端的张子宇则更是被广为吐槽,你会发现很多大个子传统中锋防守时的刻板负面印象在她身上被无比放大。

比如因为担心膝盖不怎么跳、篮板和卡位意识略显不足,导致她时不时漏一些到手的篮板。

实话实说这种漏板在亚洲杯比赛经常出现

比如因为脚步太慢很容易成为外线射手的瞄准镜,尽管我们挡拆已经练习了太多太多场,但是很多回合还是不可避免被对面用打张子宇背后的中距离、空位三分给投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面对日本时我们第二节和第四节尝试了两次双塔战术:第一次日本女篮马上换上田中心提速,在4分钟里追着打一度落后8分;第二次更是在最后崩盘并且间接拖垮了韩旭在最后时刻的体力。

张子宇的速度导致篮下覆盖面积还不够,不然这个球渡边敷来梦应该没机会出手

无论张子宇到底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可以确定的是张子宇是一个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球员,她就像一颗没人掌握说明书的核弹,安排得好可以直接让对面失去信心,安排的不好可能会严重伤害到自己。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当大家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天赋异禀的张子宇身上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张子宇上场时间仅仅是全队第七,她恐怕并不是最直接决定比赛的第一顺位,在这种情况下张子宇到底是落后篮球思想的代表,拖中国女篮后腿的‘伪核武器’,还是中国队样样通样样松的遮羞布?

譬如在防守端应有的防守默契、联防时该有的沟通与提醒真的呈现出来了吗?我们的联防到底是在保护张子宇还是只是装装样子?

首先是开局这一个回合:此时日本后卫做出了摸手肘的战术手势,我方的黄思静和杨力维同时注意到了对手要发起战术,但在对手掩护时居然出现二三联防的右侧上线站着不动防空气。

这个弧顶漏的匪夷所思,杨力维识别完对方的战术就开始防空气,杨舒予也不管防区内的穿插,可以说毫无默契

篮球比赛要守联防就必须是动态的,它需要场上五个人保持高度专注、默契以及相互高频的沟通,一次成功的联防不仅仅会保护球队短板,也容易制造对手的失误,比如:

这就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联防成功

实际情况是哪怕第一节被爆种的田中心拿下了21分,但中国队的防守能力上并不比日本女篮要弱,很多联防的失误更多来自于死板的站位以及完全没有沟通导致的防守失位。

联防容易让人思维变懒,不在自己防区高高挂起,比如这个球黄思静退防到位却不分析阵型,结果防空气导致上下线脱节,张子宇完全被暴露在中距离当靶子,思想上还是没有把张子宇摆的足够高

防守有时候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如果你连大题第一问都出了问题,那么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在面对第二问时候就很容易做出另一个错误的选择,然后反复一次次的犯错。

刚刚因为被对手中距离惩罚,张子宇在随后的防守回合里太过于靠上因此又被对手打了一次身后(其实这个77号栗林未和整个亚洲杯只进了上图一个中远距离,没什么投篮能力——当然这也说明日本女篮确实坚决)。

这一球张子宇的防守经验和选择有待商榷,但杨力维和黄思静在最后一波轮转时又成了守空气的人

包括大个子在场回防时被对手投追身的回合,实际上在本次比赛里也总是在反反复复出现,我们的教练和录像团队似乎都没有针对这种回合进行及时的安排与调整,上线球员在退防时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位置防守对手,日本女篮哪怕投不进追身也可以借着投篮冲抢篮板或者全场盯防提升强度。

上面说了联防很容易然球员思维变懒,这个球就还是老问题,底角黄思静只顾着回位不分析局势,弧顶一防二忙不过来,又把张子宇暴露,又是一个追身三分

打联防你来赌博式抢断直接失位是吧……

这种低级防守失误贯穿了整场半决赛,尽管我们第四节开头用双塔阵容连续成功防下了日本队的四次进攻,但是很快就因为防守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连续两次在弧顶漏掉了宫田由纪的三分。

杨家姐妹在弧顶联防还是应该更积极一点,不然这种拉扯很容易出空档

巧合多了那就不是巧合了,在我们抨击张子宇成为防守漏洞时必须要看看这种拙劣的防守回合,哪怕抛开田中心的5次三分不谈,我们的防守布置也极为失败——很多基本的上线中路关门和四十五度夹击的回合都给了日本队太多的机会。

距离上次被宫田由纪投进三分仅过了一分钟不到

那么在张子宇下场或者并不参与的回合里,女篮的表现又真的称得上令人满意吗?显然张子宇不在时-15分正负值已经说明了问题。

韩旭在外线被对手定点爆破

即便不是死守二三联防,但面对日本女篮针对的战术,我们还是有些捉襟见肘,防守球员时而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看球不看人;时而又会因为韩旭被对手拉到三分线位置开始点名。

哪怕这个回合并不是追着韩旭,对手也可以利用弱侧的空位优势命中投篮。

吹毛求疵的说,杨舒予的防守路线不太对,完全没必要看底角,应该提前半秒往外走,还是默契问题

日本女篮非常喜欢在进攻端利用掩护把韩旭拉出来进行突破与投篮,一方面的是利用大个子脚步慢;另一方面是因为韩旭是这支中国女篮的进攻关键人,在防守端对其进行消耗会让她在进攻时没有体力——实际上早在两年的女篮亚洲杯决赛里,下半场日本队就是这么针对李梦和韩旭的。

随着比赛的深入,日本其实已经达到目的——在比赛的最后韩旭的卡位和跑动都明显出现了疲惫。

这个回合女篮漏掉了本场比赛最重要的一个篮板,田中心正是在下一回合利用小打大打进杀死比赛的一球

如果说防守端是完全没有默契,那么在进攻端女篮也同样暴露了很多战术执行不力、传切缺乏共同的问题。哪怕在场上的是韩旭,我们也出现了诸如这种明明王思雨已经做出了战术手势,但是全队一打四看、掩护质量低下最后不得不失误的回合。

相比日本女篮,我们在战术执行上太过低效

这种失误的背后也说明女篮的临场状态、相互沟通和比赛关注度完全不够。

低级失误加1

低级失误加2

此外在传球上女篮有时候面对又有些太过犹豫:在日本队提升了强度和速度的时候,我们在中路进攻分球时很容易遭遇到日本女篮球员的合围,很多不必要的传球失误又会出现(你说这些球和张子宇有什么关系?)

不负责任想当然的跳传失误

同样在中路,还是跳传失误

如同热身赛面对澳大利亚、小组赛面对韩国时的糟糕开局,在进攻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明明多休息了一天的中国球员似乎比日本球员还不适应这种强度,除去张子宇以外,女篮命中率仅仅只有66投23中不足35%,三分球23投6中仅仅26%。

在比赛开场不到三分钟,面对日本的逼抢就能出现这种低级的传球回场

在比赛过程中,每次中国队调整或者换人时日本队助理教练都会用平板给主帅盖恩斯参考信息、而第四节中国队罚球时盖恩斯也会趁机给球员画战术保证进攻成功率——从事后来看,我们似乎才是那两场热身赛的输家。

这就不得不衍生出另外的问题:在赛前我们的主教练明明已经提前一天观看了日本对阵新西兰的也声称会研究对手的策略,但比赛过程中为什么看不到对应的布置?

我们开局慢热、卡位意识不够、联防缺乏沟通都是在热身赛和小组赛里反复出现,为什么还会在面对日本的半决赛里被进一步放大?

还是说这一切的都如同“希望日本女篮不要无能”一样是一句不痛不痒的玩笑话?

回到开始的问题,田中心固然是让我们看到女版河村勇辉的飘逸和恐怖,她的打法也更加符合现代篮球理念,但因此来回踩张子宇似乎也有些草率,因为当我们回顾一年前U18张子宇的赛场表现时我们会发现她与国家队的定位并不一样。

比如实际上她可以拉到中距离和油漆区边缘投出这种炮台远射;

再比如她也能在快攻里扮演传球手的角色;

这种配合在国家队直到最后一场才看见

甚至在青年队你还能看到这种高位掩护顺下和策应。

她在国家队进攻时根本没怎么给过持球掩护

更不必说U18面对澳大利亚时她可以出战27分钟。

或许因为过去一年张子宇难以控制的增重加上成年组强度过大严重影响到了体力分配、也可能是因为张子宇在本次亚运会里仅仅只是为了积累经验而非开发个人能力、更可能是在磨合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女篮无暇给她的定位做加法,只能简单化处理。

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明白两个基本事实:

一是无论男篮、女篮,职业球员的成长并非线性的,经历过成年组比赛的球员会比青年队和大学时期成熟太多。

李月汝征战国家队前在WCBA摸爬滚打了两个赛季(第一个赛季2.8+2、第二个赛季6.6+4.2);韩旭在雅加达亚运会完成国家队首秀时也仅仅是替补,在决赛更是只有8分5篮板一度被只大了一岁的朴智秀完爆。

那场比赛韩旭有很多这种背景板镜头

但这并不影响韩旭和李月汝各自在几年后逐渐成长,在关键赛事里成为女篮内线的中流砥柱;对于仅仅打了七场成年组比赛的张子宇来说同样如此,国家队这条路还很长。

二是输给日本并不可惜和遗憾,本场比赛暴露出的问题是战术默契不足的执行问题以及赛前赛中都缺乏对强敌的详细布置。

篮球没有万试万灵的标准答案,当然也不存在2K卡BUG那种用了就包赢的战术思想和技术,一切理论都要落实在执行上。

战术执行出了问题,但却简单归因于张子宇,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

至于整个亚洲杯期间暴露的一万次投篮训练后外线手感仍然低迷、无法适应高强度比赛、青年队人才培养落后版本、老队员能力不足的这些问题更多指向的是我们现今的女篮联赛水平太过低下、人才体系搭建严重不足。

总所周知,多年来中国篮球总是在自大与自卑之间无缝切换,张子宇、杨瀚森的横空出世让我们自大到看不见世界,以为自己就身处世界之巅;但某场关键比赛的失利又会让我们自卑到不敢看世界,我们又会觉得国产球员都已经完全跟不上世界的脚步。这种自卑和自信何尝不是两种极端。

至于中国女子篮球的技战术思想和篮球理念是否完全落实于时代?我不知道,这种过于上层的讨论实际意义不大。

但我知道张子宇的存在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坑害”了国家队,那就是如果没有她,李月汝大概就不得不回来打亚洲杯了。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体工队长”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文/刘晨光)

热门资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2025中国小篮球总决赛,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2025中国小篮球总决赛,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8月24日讯 北京时间8月23日,2025年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D馆圆满落幕。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徐济成,中国篮球协会信息与注册部副部长王昕,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副区长黄彦旎,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岚,深篮体育(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丹娜,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刘玉栋、宋晓波等多位领导、嘉宾以及众多合作伙伴代表出席了本次闭幕仪式。 最终,合肥飓风U8夺得U8组冠军,球源体育U10龙鹰队摘得U10男子组桂冠,广州市荔湾区林凤娥小学获得U10混合组冠军,同样来自广东的
2025-08-24 19:29
中国女篮再出天才,场均19+6

中国女篮再出天才,场均19+6

中国女篮又一21岁1米88新星崛起场均轰19分6篮板展现全能潜质 在中国女篮人才辈出的阵容中又一位年轻球员正以耀眼的表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21岁的罗欣棫凭借本赛季场均19分和6个篮板的出色数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位身高1米88的锋线新星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全面技术和成熟心态让人不禁联想到现役国家队主力黄思静而她是否能够成功接班成为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罗欣棫的成长轨迹并非一蹴而就早在青年队时期她就展现出过人的篮球天赋和扎实的基本功她的技术特点鲜明既能在外线投射三分也能利用身体优势冲击内线得分
2025-08-24 12:52
首届小篮球总决赛U12女子组 西安铁一陆港登顶

首届小篮球总决赛U12女子组 西安铁一陆港登顶

【小篮球全国总决赛落幕:西安铁一陆港小学女篮获U12女子组冠军】北京时间8月23日,为期七天的2025年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厦门落幕。这是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第一次举办全国总决赛,也是我爱女篮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小学生群体女篮球员的球技表现。 U12女子组冠军争夺战是决赛日的重头戏,西安铁一陆港小学女篮开局后先声夺人,湖南博才小学女篮也不甘示弱,很快将比分追平。不过,下半场开始后,西安铁一陆港小学女篮阵容厚度的优势体现了出来,陈梦熙和张乃溪两名核心球员分别带队牢牢占据主动权,她
2025-08-24 11:51
恭喜!女篮迎62岁名帅回归,昔日名宿、李梦好友获宫鲁鸣公开认可

恭喜!女篮迎62岁名帅回归,昔日名宿、李梦好友获宫鲁鸣公开认可

恭喜中国女篮 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 中国篮球界功勋名帅正式确认回归 这位六十二岁的女篮名宿不仅是李梦的好友 更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资历备受尊敬 就连曾带领中国男篮创造历史的宫鲁鸣指导也对此举表示高度认可 认为这将为中国女篮的未来发展注入坚实的力量 这位名帅的职业生涯充满辉煌 作为昔日女篮赛场上的明星球员 她曾代表国家队南征北战 屡创佳绩 退役后成功转型为教练 继续在篮球领域发光发热 她不仅技术功底扎实 战术理念先进 更善于团结队员 激发团队战斗力 与现役国手李梦私交甚笃 二人
2025-08-24 11:27
中国女篮王牌蜕变,399分穿云箭又美又能打

中国女篮王牌蜕变,399分穿云箭又美又能打

又美又能打中国女篮27岁1米82王牌蜕变轰399化身穿云箭 在中国篮球的璀璨星河中,有这样一位球员,她以其出众的实力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目光。她不仅拥有令人赞叹的外表,更在赛场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统治力,她就是中国女篮的锋线王牌——李梦。二十七岁,身高一米八二,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李梦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用一场轰下39分的惊人表现,如同精准的穿云箭,直击对手心脏,宣告着自己的巅峰到来。 从初出茅庐到如今的球队中流砥柱,李梦的篮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早早展现出过人的篮球天赋,扎实
2025-08-24 10:53
张老板盯上张子宇,女篮新格局将启

张老板盯上张子宇,女篮新格局将启

被四川女篮的张老板盯上了张子宇会不会步王思雨的后尘 近日有消息称四川远达美乐女篮俱乐部投资人张远平对年轻中锋张子宇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动向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人联想到当年王思雨加盟四川女篮的经历进而猜测张子宇是否也会走上相似的道路 张子宇作为中国女篮青年队备受瞩目的新星身高出众篮下技术扎实潜力巨大早已成为各俱乐部关注焦点而四川女篮近年来在张老板的带领下不断引进强援打造豪华阵容先后签下王思雨李梦韩旭等国手实力迅速提升成为WCBA联赛的争冠热门 回顾王思雨加盟四川的过程可见张远平在引援上极具魄
2025-08-24 10:52
中国女篮危机四伏!上午9点曝赛季报销及拒归队事件

中国女篮危机四伏!上午9点曝赛季报销及拒归队事件

上午9点中国女篮风云变幻赛季报销与拒归队的危机 在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女篮作为集体球类项目的杰出代表一直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然而就在新赛季备战的关键时刻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悄然逼近球队阵容遭遇严峻挑战两名核心成员接连传出令人揪心的消息一位因重伤面临赛季报销另一位则陷入拒归队的风波之中这不仅打乱了原有的战术部署更对团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赛季报销的阴影笼罩着这位正值当打之年的主力球员她在去年国际赛场上表现抢眼是中国队内线不可或缺的支柱此次重伤发生在一次高强度队内训练中初步诊断
2025-08-24 08:13
女篮锦标赛赛程敲定!李梦领军18队角逐,阵容不整挑战大

女篮锦标赛赛程敲定!李梦领军18队角逐,阵容不整挑战大

女篮锦标赛时间确定18支队伍参赛李梦带队冲冠多名国手缺席 近日国际篮联正式公布了新一届女篮锦标赛的举办时间和参赛队伍名单本届赛事将于今年十月五日至十五日举行共有来自全球的十八支顶级女子篮球队参与角逐中国女篮作为亚洲冠军代表也将出战此次比赛由核心球员李梦领衔球队将向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女篮派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队伍但多名主力国手因伤病或调整原因未能随队参赛这无疑给球队的争冠之路增加了挑战然而在李梦的带领下队伍依然充满信心决心在赛场上展现中国女篮的顽强作风 本次锦标赛的赛
2025-08-24 00:41
全运证明自己后 李梦锦标赛再带队争荣誉

全运证明自己后 李梦锦标赛再带队争荣誉

全运会证明自己李梦率国家队二队征战锦标赛欲再证价值 在中国篮球的舞台上,全运会始终是检验运动员实力与价值的重要赛场。本届全运会中,李梦作为国家队二队的核心球员,率领队伍出征锦标赛,不仅展现了个人技术的成熟,更凸显了其领导才能和团队价值。这一次征战,她渴望再次证明自己,为中国篮球注入新的活力。 李梦的篮球生涯可谓一路拼搏。早年她便以出色的得分能力和突破技巧闻名,多次在WCBA联赛中带领球队取得佳绩。然而,国家队的竞争激烈,李梦曾经历过起伏,但全运会的舞台给了她重新崛起的机会。在上届全运
2025-08-23 23:32
库里聚焦中国篮球:天赋整合的成功路径分析

库里聚焦中国篮球:天赋整合的成功路径分析

8月23日讯 据悉,一段史蒂芬·库里在今年中国行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并谈到中国篮球发展的视频流出。期间,库里盛赞了中国篮球的发展并提到了从硬件设施到人才储备等均具备天赋,不过如何结合这些天赋仍然是搞好这一项运动的关键,这不仅仅是中国篮球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包括了世界篮球整体的发展应该呈现这样的趋势。此外,库里还在采访当中提到了勇士休赛期的操作并对此表示,关于篮球和球队运作,有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去等待看看会发生什么? 库里谈中国篮球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篮球的天赋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其理解,在于从
2025-08-23 19: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