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问题在亚洲杯暴露:深度分析与对策

2025-07-20 21:20 球迷吧

7月19日晚上十一点半,深圳市体育中心的工作间里,激烈讨论和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的半决赛,已经结束了两个小时左右,面对突如其来的出局,媒体老师们一边复盘着比赛,一边着急地产出内容,同时讨论还要不要冒着台风留在深圳,看第二天的铜牌赛和决赛。

有人刷到宫鲁鸣指导几天前「希望日本队不要像下半场那样无能」的霸气言论,把笔记本电脑合上,摇头苦笑道:

「怎么说不好,非要用无能这个词吗?」

日本媒体们则都集中坐在工作间最边上的一张长桌上,看样子也是在快马加鞭地赶内容,想第一时间把喜悦传回日本。其中有个记者在自己的工作间隙,还会时不时瞟向中国媒体这边,手边还放了一碗刚泡好的面。

在半决赛中81-90不敌日本队之后,中国女篮101-66战胜韩国队获得季军,以一场大胜结束了这次的女篮亚洲杯征程。

图源:FIBA

显然,这样的成绩仍然远不及预期。就像深圳的台风,总是在人们刚松口气时就卷土重来一样,刚靠年轻人起了些势头的中国篮球,终究没经住大赛的考验,迎来了沉潜一刻。

阵中12名球员平均身高186厘米,绝大多数球员都有过超过大赛经验,再加上张子宇的无解尺寸,中国队的确拥有着亚洲杯级别最具统治力的硬件配置。

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去年之前,日本女篮已经连续统治了四届亚洲杯。因此赛前舆论中展现出的「手拿把掐」,在绝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种认知错位,这场失利更谈不上是爆冷。

在战胜新西兰晋级半决赛之后,日本女篮主教练盖恩斯便围绕与中国的对决发出了展望:「中国队将利用自己的尺寸,我们则会依靠速度和投射,所以就看谁能把对方带到自己的节奏里。」

言出法随。通过对于投射的把握程度,以及一整场的快节奏推进,贯彻小快灵特点的日本队,成功将中国女篮的「优势」打成了错位。首次被征召入队的19岁小将田中心,更是在第一节便以9中8,三分球5中5的表现,独自贡献了全队27分中的21分。

田中心 图源:FIBA

等中国队反应过来时,日本全队已经被田中心带动了起来,整场比赛,日本队三分线外34投16中,命中率高达47.1%,比小组赛阶段显著提升。

主教练宫鲁鸣赛后坦言,球队在针对日本队三分球的防守布置上存在不足,这也是双塔阵型在面对高机动、外线火力强队时的天然短板。

除此以外,心理层面的对比也不容忽视。

相较于主场作战、压力陡增的中国队,日本队显得更加冷静和自如,田中心赛后便提到:「教练一直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概念,相较于战术的大幅度调整,心理建设更是我们逆境爆发的关键。」

在田中心首节大爆发之后,后续的防守策略依然偏向轮转慢、协防迟疑,缺少有针对性的包夹和强度升级,眼睁睁看着日本队越投越顺,信心全开。

反观中国队,比赛下半场,张子宇站在篮下连续抢3个前场篮板放篮不进,当这样的情况在同一节里出现两次,尽管有犯规尺度的争议,但明显球员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源:微博@中国篮球之队

加上本场比赛中许多其他球员也有数次沮丧的肢体语言,可以看出,在主场观众、出线压力与日本队节奏的多重叠加下,年轻球员的心态起伏明显。作为一支正在经历「新老交替」的队伍,中国女篮在关键场次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稳定性,也仍需加强。

而这样的情况下,局面一旦打不开,投篮不进、回防又慢的问题就会被层层放大,恶性循环。

某种程度上,这场比赛并不只是一场输球,更是一次系统暴露:中国队如何在拥有身高优势的同时,找到与国际潮流同步的节奏?如何在强调内线主导的同时,提升外线效率与空间意识?如何在关键比赛中做出果断、有效的战术调整?

这些问题,都不是靠一次暂停或一次喊话就能解决的。

从4月21日中国女篮在昆明海埂基地集结开始,到亚洲杯开打,仅有不到三个月的备战期。这支新组建的队伍,既面临核心球员李梦、李月汝缺阵的现实,也要快速完成新老交替、明确技战术体系和核心思路。

年轻球员的加入,让这支中国女篮拥有了未来可期的潜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经验与磨合上的不确定性。

尽管通过六场热身赛与三场小组赛,宫鲁鸣在尝试不同阵容组合与技战术打法,但除了确认张子宇进攻端的无解以外,如何处理联防时对于三分投射的覆盖能力?队友如何为张子宇创造更好的进攻环境?如何弥补双塔阵容的机动性?

这些一直是中国女篮没有完全解决,但在本届亚洲杯中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中国篮球长期存在的外线问题,依然未能有效改善。在世界女篮不断强调空间与效率的趋势下,中国队的三分球仍不够稳定——一场半决赛和两场小组赛中的三分命中率分别仅为26.09%、29.6%和19%。

这显然不是一个集训周期能够迅速解决的问题。为了提升投射,中国女篮在昆明集训期间还启动了「万次投篮计划」,即在4月21日到5月17日的高原训练中,每名队员在基础训练之外,需额外完成一万次定点投篮。宫鲁鸣指导在铜牌赛后表示,球员们训练都是用闲余时间完成的,非常刻苦。

意图明确、执行严格,但效果依然有限的话,那大概率就是两个问题,要么是方法之落后,要么是顽疾之深层。

亚洲杯本身的意义无需赘述。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放在2026年世界杯和2028年奥运会,甚至整个中国男女篮的发展上,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现问题的时机。

在这趟征程中,中国女篮所有的战术构想、执行强度、心理韧性与结构性问题都被放大摆在了台面上,这固然让人沮丧,但提供了方向,也必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一个一个解决掉。

赛后,中国篮球名宿马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球场上的比分不仅是表现在胜负,而更多的体现是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程度......我们的竞技运动表面现象是国家队的成败,但其实更深层次是体现更多自我的认知和个性的表现。」

而在氪体看来,这种系统性差距最直接的解决方式,仍藏在「留洋」二字当中。不仅是球员层面,更包括教练、理疗师、视频分析师、甚至管理团队的多层次出海,要让尽量多的角色,以尽量多的方式,站到北美、欧洲等国际舞台上。

中国篮球的长期出路,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真正参与到世界级篮球语境中,去适应它,理解它,再反过来回应它。

图源:微博@中国篮球之队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盲目照搬欧美模式。拥有张子宇这样的超级内线,中国女篮未来几年仍将在内线主导的战术体系中确立自身风格。但所谓的风格,从来不该是封闭、固化、对抗时代潮流的标签,而应是基于自身优势的同时,正视与国际篮球理念的脱节,并逐步去提升。

而现实的问题是,国家队在国际大赛的周期性备战,和球员日常职业化路径之间,始终存在错位和撕裂。

我们如何让更多球员在海外职业联赛中稳定地、持续地参与高水平竞争?如何让全球化的篮球资源,服务我们球员的成长?在女篮职业化持续蓬勃的今天,我们如何参与其中,并利用这样的蓬勃去反哺于中国女篮,甚至整个中国篮球生态的成长?

这都是比比赛本身更值得回答的问题。

日本一战的赛后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起是否还想征战海外联赛时,本来冷静面对失利的韩旭短暂停顿后直接哽咽,并表示自己这两年留在国内备战大赛并不后悔,但未来有机会一定会去全力争取海外联赛的机会。

这背后既是她身披国家队战袍的责任,也是对更高竞技水准的执念,但在当下的背景中,这份执念并不总能得到充分回应。

本次亚洲杯,拥有技术特点的的田中心也收获了许多球迷的关注。在赛后被问到类似的问题时,尽管这位年仅19岁的日本小将表示还没想过出国打球,但一旁的日本队主教练盖恩斯却表示,早就开始帮她规划了。

这是一种职业化程度的体现:当一位年轻球员刚冒头,便有人能够开始从训练到发展路径,为她搭建上升通道。

根据日本篮球媒体Basketball Select记者铃木向氪体透露:「田中心目前在日本国内的关注度很高,大家都认为他或许能成为女版河村勇辉。日本国家队已经在和她所在的千叶县柏市ENEOS太阳花队合作,一起帮她持续进步,向更高舞台出发。」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会给她太多的压力,慢慢来。」铃木补充道。

现代体育背景下,一个球员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努力和天赋,每一环都需要前瞻、专业、国际化的团队,去帮助球员打开视野并构建路径。

类似的理念,在刚刚被开拓者选中的杨瀚森身上就有所体现。

我们在之前便提到过,杨瀚森的参选之路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彩,离不开一套职业化参选体系的接入,以及国内外经纪团队的给予小杨的规划。

图源:开拓者社媒

不仅如此,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联赛中,杨瀚森打出了不俗表现,但依然暴露出语言、体能、力量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男篮国家队即将征战亚洲杯,他不得不提前离队归国。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获得双向合同的河村勇辉,将不会随日本队出征亚洲杯。对于刚跨出关键一步的年轻球员们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值得我们思考。

众所周知,李月汝很早便已经确定缺席本届亚洲杯,跟随WNBA达拉斯飞翼征战常规赛。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李月汝这次亚洲杯回来的话,球队能力或许会提升,但长期来看,这对她个人能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却可能是更有利的决定。

换个角度,为了这种长期的正确,我们或许就必须接受如今球队能力不够稳定,最后成绩不及预期的可能。

视线回到职业赛场上。

本赛季WNBA全明星周末刚刚落幕,WNBA球员和联盟之间正处于新一轮集体谈判的关键时刻,试图提升薪资上限与商业开发能力,构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职业环境。

国内来看,目前WCBA中年薪超过150万元人民币的本土球员至少有十人,这远超中国球员征战海外(包括WNBA在内)能拿到的薪资。在这样的差距面前,选择回国打球、获得更高收入与稳定生活,似乎成了大多数中国球员合情合理的决定。

但这种选择也正在成为她们个人技术停滞的隐性推手。

事实上,WCBA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断被摆上台面,越来越多俱乐部通过囤积国手、快速补强阵容,以期在短期内实现成绩突破,压缩了球员发展的空间,也导致了整体的竞争环境畸形。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也就曾在一次赛后,用「有点不太好说」来形容WCBA的竞技水平。

因此,当世界女子篮球正在迈向职业化的下一个拐点,中国篮球更应在参与其中,与反哺自身之间,建立起一套良性的运转机制。

国家队从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需要由下而上的正向发展,取决于整个联赛的结构合理性、球员成长路径的科学性、以及职业生态的开放度。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无法提供足够多元、充满挑战的国内环境,无法构建与世界高水平联赛对接的系统支持,或许就很难持续培育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球员与教练都是如此。

唯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女篮的未来,才能不仅仅系于「张子宇」们的出现。

体育产业生态圈

热门资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宫鲁鸣领军女篮热身赛爆冷!输大学校队,WCBA劲旅首秀34分狂胜,李梦未出战

宫鲁鸣领军女篮热身赛爆冷!输大学校队,WCBA劲旅首秀34分狂胜,李梦未出战

中国女篮近期热身赛表现引发关注。功勋教练宫鲁鸣带领的队伍在一场教学赛中意外不敌大学生球队,暴露出阵容磨合与状态调整方面的不足。尽管缺少部分主力,但面对学生军时的失利仍令人颇感意外。 与此同时,WCBA联赛豪强四川远达美乐女篮迎来新赛季首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竞技状态。球队在首场比赛中以34分的巨大优势取得开门红,攻防两端都展现出冠军级别的统治力。虽然核心球员李梦因缺席未能登场,但球队整体深度和阵容厚度依然保证了比赛的绝对掌控。 这两场结果迥异的比赛,折射出中国女篮不同层面的发展现状。一
2025-09-14 11:37
宫鲁鸣领军女篮集训25日,热身再输大学队3分,出路在何方?

宫鲁鸣领军女篮集训25日,热身再输大学队3分,出路在何方?

集训进入第25天,中国女篮迎来了海外拉练的第二场热身赛。然而,比赛结果却出乎许多人意料,球队以三分之差惜败于当地一支大学篮球队。 这场失利在赛后引发了广泛讨论。面对身体素质出色、打法充满冲击力的学生军,中国女篮在场上显得有些不适应。对手快速的攻防转换和精准的外线投篮屡屡撕开防线,而女篮自身则在进攻端显得办法不多,配合的生涩和投篮时机的把握都暴露出集训成果尚未完全转化为实战能力。 纵观全场,球队暴露出的问题较为明显。一方面,长时间集训带来的疲劳感似乎开始显现,队员们在场上移动显得沉重,
2025-09-14 11:12
惊喜!王治郅现身女篮训练场 李梦回归现重大利好

惊喜!王治郅现身女篮训练场 李梦回归现重大利好

近日,中国篮球圈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前男篮国手、传奇中锋王治郅现身中国女篮集训营,以特邀顾问身份参与球队训练指导。他的出现,不仅为备战关键赛事的女篮姑娘们带来了技术和经验上的支持,也引发了外界关于球员调整的广泛猜测——其中,最受关注的焦点莫过于李梦是否可能借此契机重返国家队。 王治郅作为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其球员时代的脚步技术和篮下智慧至今仍被称道。转型教练后,他多次参与青少年篮球及国家队的辅助工作,其深厚的战术素养和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对目前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的中国女篮而言,
2025-09-14 11:07
场均20+6全锦赛闪耀!1.73米22岁PG被誉新杨舒予

场均20+6全锦赛闪耀!1.73米22岁PG被誉新杨舒予

2025年全锦赛湖北赛区,武汉盛帆黄鹤67-71惜败山东赤水河酒,这场比赛两队打得非常胶着,末节鏖战至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武汉女篮核心丁奕可此役狂揽21分9篮板1助攻2抢断,她在决胜时刻险些帮助球队逆转。 赛后22岁的丁奕可也接受了采访,这位朴实无华的年轻小将在今年的全锦赛上是大放异彩,对阵合肥女篮一战她命中5个三分球拿到24分帮助球队取胜;对阵北京一战又拿到20分5抢断攻防一体,谁也想不到这位身高只有1.73米的小后卫如此能拼能抢。 目前全锦赛的四场比赛,丁奕可场均31分钟,拿到2
2025-09-14 11:04
1米73后卫全锦赛爆发!场均20+6惊艳全场

1米73后卫全锦赛爆发!场均20+6惊艳全场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篮球锦标赛舞台上,一位身高仅1米73的后卫成为了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他场均砍下20分并送出6次助攻,其耀眼的数据和场上表现丝毫不逊于成名球星,用实力打破了人们对篮球运动员身高的传统认知。 尽管身材在长人如林的赛场上并不起眼,但他凭借闪电般的速度、娴熟的控球技术和超乎常人的篮球智慧,在攻防两端都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他既能利用犀利的突破撕裂对手防线,也能用精准的传球盘活全队,其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的大心脏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这名22岁的年轻球员的崛起轨迹,不禁让人联想
2025-09-14 11:03
高颂唐子婷率队迎大胜

高颂唐子婷率队迎大胜

在WCBA常规赛的一场对决中,四川远达美乐女篮主场迎战厦门白鹭女篮。尽管核心球员李梦因伤缺阵,但整体实力强劲的四川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凭借全队多点开花的整体发挥,以84比50的比分轻松战胜对手,收获一场大胜。 比赛开始后,四川队迅速进入状态,利用严密的防守和流畅的进攻配合占据场上主动。缺少了李梦这一强力得分点,其他队员承担了更多进攻责任。锋线球员高颂表现稳健,不仅在篮下频频得分,还很好地保护了篮板球。新星唐子婷则在外线表现出色,她的突破和远投成为球队拉开比分的关键。 四川队本场获胜的
2025-09-14 11:02
21岁1米84新星爆发:场均1894,她能否接班李梦?

21岁1米84新星爆发:场均1894,她能否接班李梦?

中国女篮人才梯队建设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又一位年轻球员在赛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她年仅21岁,身高1米84,在本赛季的联赛中场均能够贡献18分、9个篮板和4次助攻的全面数据,其强劲的上升势头和全能打法,让不少球迷和媒体将她与国家队核心李梦相比较,甚至发出了“新版李梦是她?”的惊叹。 这名年轻球员身体素质出色,技术全面,在场上司职锋线。她不仅具备稳定的外线投射能力,能够拉开空间,同时也拥有出色的持球突破技巧和篮下终结能力。在防守端,凭借其积极的移动和敏锐的判断,她同样能
2025-09-14 10:58
王思雨李梦田媛媛缺席,四川女篮战术性调整?

王思雨李梦田媛媛缺席,四川女篮战术性调整?

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常规赛激战正酣,近来却出现一个引人瞩目的情况:实力强劲的四川远达美乐女篮在部分场次中,并未派出以王思雨、李梦、坎贝奇为核心的绝对主力阵容,国家队新星李梦甚至连续多场高挂免战牌。这一阵容上的大幅轮换,迅速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广泛猜测:志在卫冕的四川女篮是否已在为季后赛保存实力,她们全主力出击实现WCBA史无前例的四连冠目标是否已然稳操胜券? 从战略层面看,四川队的轮换决策具备其内在逻辑。漫长的常规赛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对于一支拥有多名国手和顶级外援
2025-09-14 09:08
缺少三大核心,四川女篮依旧强势冲冠

缺少三大核心,四川女篮依旧强势冲冠

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新赛季的备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卫冕冠军四川远达美乐女篮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开启了她们的征程。在近期进行的热身赛或公开训练中,球队的三大核心——王思雨、李梦以及强力外援田媛媛(注:此处或为对外援名字的误记,通常指艾莉莎·托马斯或类似级别外援)均未出现在阵容之中。这一情况迅速引发了外界关注,球迷与媒体不禁猜测:四川女篮这是在战略性保存实力,为漫长赛季蓄力,还是阵容深度雄厚到足以应对常规赛的考验? 核心球员的缺席无疑为球队的赛季初段带来挑战。王思雨作为国家
2025-09-14 09:08
中国女篮热身赛3分惜败,宫鲁鸣集训遇新挑战

中国女篮热身赛3分惜败,宫鲁鸣集训遇新挑战

中国女篮在一场备受关注的教学赛中以83比86三分之差憾负于一支大学男子篮球队,这场失利使得主教练宫鲁鸣近期制定的集训计划遭遇挫折。比赛过程中,女篮队员们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但在身体对抗和节奏适应方面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作为备战国际赛事的重要环节,宫鲁鸣指导特意安排了与男子球队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旨在提升队员在高速攻防转换中的应变能力。本场比赛中,女篮在篮板争抢和防守连续性方面明显处于下风,男子球员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给女篮的防守体系带来了持续压力。尽管在第三节通过外线投射一度反超比分,
2025-09-14 05:02
返回顶部